反冲洗前准备
检查设备:确保反冲洗系统的管道、阀门、水泵等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,无漏水、漏气等问题。同时检查压力表、流量计等仪表是否准确显示,以便在反冲洗过程中监测相关参数。
排水准备:确认排水系统畅通,反冲洗排出的污水能够顺利排至指定地点,避免因排水不畅导致污水溢出,影响周围环境。
反冲洗参数控制
流量控制:反冲洗流量应根据过滤器的规格和滤料的特性进行合理调整。一般来说,初始反冲洗流量不宜过大,以免将滤料冲出过滤器或造成滤料层的过度扰动。随着反冲洗的进行,可以逐渐增加流量,但要确保不超过过滤器的设计最大反冲洗流量。通常,反冲洗流量为正常过滤流量的 2 - 4 倍。
压力控制:密切关注反冲洗过程中的压力变化,避免压力过高对过滤器的结构造成损坏,或压力过低影响反冲洗效果。反冲洗压力一般控制在 0.1 - 0.2MPa 之间。
时间控制:反冲洗时间要适当,过短无法有效去除滤料上的杂质,过长则可能导致滤料过度磨损和能源浪费。一般反冲洗时间为 5 - 15 分钟,具体时间可根据过滤器的运行状况和水质情况进行调整。
滤料检查
观察滤料损失:反冲洗结束后,检查过滤器内的滤料量,如有明显的滤料流失,应查找原因,如检查排水口的滤网是否破损、滤料层是否有裂缝等,并及时进行修复和补充滤料。
检查滤料污染情况:观察滤料的颜色、质地等,判断滤料的污染程度。如果滤料污染严重,可能需要增加反冲洗的频率或采取强化反冲洗措施,如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或添加化学药剂辅助反冲洗。
水质监测
监测反冲洗水水质:在反冲洗过程中,定期采集反冲洗排水水样,监测其浊度、悬浮物等指标,以了解反冲洗效果。当反冲洗排水的水质达到一定的清澈程度,如浊度低于 10NTU 时,可认为反冲洗基本合格。
检查出水水质:反冲洗结束后,重新投入运行时,要密切关注过滤器的出水水质,确保其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正常水平。如出水水质异常,应分析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,如延长反冲洗时间、检查滤料层是否平整等。
安全事项
防止水锤现象:在启动和停止反冲洗水泵时,应缓慢操作,避免因水流的突然变化产生水锤现象,对管道和设备造成冲击损坏。
避免人员伤害:在反冲洗过程中,禁止在设备周围进行危险操作,如靠近高速旋转的水泵、在排水口附近逗留等,防止因设备故障或水流冲击造成人员伤害。同时,操作人员应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,如防护眼镜、手套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