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行参数控制
流量控制:应根据过滤器的规格和设计要求,合理控制进水流量。流量过大可能导致过滤效果下降,甚至使石英砂层发生 “穿透” 现象,让杂质直接通过过滤器;流量过小则会影响工作效率,增加运行成本。
压力监测:要密切关注过滤器进出口的压力差。正常运行时,压力差应在一定范围内。如果压力差突然增大,可能是石英砂层堵塞或滤料结块等原因导致;压力差过小则可能表示过滤器内部存在泄漏或水流短路等问题,需及时排查。
日常维护
定期反冲洗:按照规定的反冲洗周期和操作流程对过滤器进行反冲洗,一般根据水质情况和过滤器的运行时间来确定,通常为每天或数天进行一次反冲洗。反冲洗可以有效去除石英砂层中截留的杂质,恢复滤料的过滤性能。反冲洗时要注意控制反冲洗水的流量、压力和时间,确保反冲洗效果的同时,避免对滤料造成过度冲刷和损坏。
检查设备部件:定期检查过滤器的各个部件,如阀门、管道、压力表等,确保其正常运行。检查阀门是否开关灵活、有无漏水现象;管道连接是否牢固,有无破损;压力表的读数是否准确等。如发现部件有损坏或异常,应及时更换或维修。
防止跑砂:运行过程中要防止石英砂滤料流失。如果发现过滤器出水中有石英砂颗粒,可能是滤料层破损、承托层损坏或反冲洗强度过大等原因引起,需要及时停机检查,找出跑砂原因并进行修复。
水质监测
进水水质监测:要对进入石英砂过滤器的原水水质进行定期监测,包括浊度、悬浮物含量、酸碱度等指标。如果原水水质发生较大变化,可能会影响过滤器的运行效果,需要及时调整运行参数或采取相应的预处理措施。
出水水质监测:对过滤器的出水水质进行实时或定期监测,确保出水水质符合后续工艺或使用要求。如发现出水水质不达标,应及时分析原因,可能是滤料老化、过滤周期过长、设备故障等问题导致,需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,如更换滤料、缩短过滤周期、维修设备等。
滤料管理
滤料检查:定期检查石英砂滤料的状况,如滤料的粒径分布、磨损情况、污染程度等。如果发现滤料粒径明显变小、磨损严重或被严重污染,应考虑及时补充或更换滤料,以保证过滤器的过滤效果。
滤料补充与更换: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,石英砂滤料会因磨损、流失等原因逐渐减少,需要定期补充滤料。当滤料的性能下降到无法满足过滤要求时,如过滤精度明显降低、反冲洗后仍无法有效去除杂质等,就需要全部更换滤料。更换滤料时,要选择合适粒径、质量合格的石英砂,并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装填和压实。